残根拔除是一种牙科手术,旨在移除因龋病破坏、死髓牙牙冠折断或其他原因遗留在牙槽窝内的牙齿残根。这些残根可能由于长时间的慢性炎症和肉芽组织存在,导致根尖吸收、牙根缩短并松动,最终需要被拔除以确保口腔健康,以下是对残根拔除的详细解释:
一、残根的定义
残根是指当牙体组织全部缺失或者接近全部缺失时,仅余留在牙槽骨内的牙根部分。这些残根可能由于龋齿、外伤、牙周病等原因导致牙冠部分或全部缺失。
二、残根拔除的适应症
无法修复的残根:当残根损坏严重,无法通过根管治疗或其他修复手段恢复牙齿功能时,需要拔除残根。
引起炎症的残根:残根周围可能存在慢性炎症,导致疼痛、肿胀等症状,甚至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口腔疾病,如颌骨骨髓炎等。此时,拔除残根是消除炎症、缓解疼痛的有效手段。
影响口腔健康的残根:残根可能妨碍义齿的修复和佩戴,影响口腔的咀嚼功能和美观。此外,残根还可能成为口腔清洁的障碍,增加患龋齿和牙周病的风险。
三、残根拔除的禁忌症
患者身体状况不佳:如患有严重的心脏病、高血压、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,或处于妊娠期、哺乳期等特殊生理时期,可能不适合进行残根拔除手术。
局部炎症未控制:如残根周围存在急性炎症,应先进行抗炎治疗,待炎症消退后再进行拔除手术。
其他禁忌症:如患有血液系统疾病、凝血功能障碍等,可能增加手术出血的风险,应谨慎考虑是否进行残根拔除。
四、残根拔除的手术步骤
术前准备:包括口腔检查、拍摄X光片以了解残根的位置、形态和与周围组织的关系,以及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手术风险。
麻醉:通常采用局部麻醉,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感到舒适和无痛。
切除覆盖的牙龈:如残根被牙龈覆盖,需使用手术刀、电刀或激光等方法切除覆盖的牙龈,以显露牙周膜间隙。
挺子插入与拔除:在确认牙周膜间隙后,将挺子准确插入,利用杠杆原理将残根拔除。在拔除过程中,应小心操作,避免损伤邻牙和牙周组织。
处理拔牙窝:拔除残根后,应对拔牙窝进行清理和止血处理。如有必要,可放置止血海绵或缝合伤口以促进愈合。
术后护理:拔除残根后,患者应遵循医嘱进行术后护理,如避免剧烈运动、保持口腔卫生、定期复诊等。
五、残根拔除的注意事项
术前评估:在手术前,患者应如实告知医生自己的身体状况和用药史,以便医生评估手术风险并制定相应的手术方案。
术后观察:拔除残根后,患者应密切关注口腔状况,如出现剧烈疼痛、出血不止等症状,应及时就医。
预防感染:拔除残根后,患者应遵医嘱服用抗生素等药物以预防感染。
饮食调整:拔除残根后,患者应暂时避免进食过硬、过烫或刺激性食物,以免刺激伤口影响愈合。
综上所述,残根拔除是一种重要的牙科手术,旨在移除无法修复或引起炎症的残根,以维护口腔健康和美观。在进行手术前,患者应充分了解手术步骤和注意事项,并遵循医嘱进行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。